2006年的夏天,我小学毕业。
那年的年底,我从音像店买了一盘盗版DVD碟片,这张碟里,有10部当年上映的电影,其中有冯小刚的<投名状»,有后来成为禁片的《苹果》,《色戒》,当然,也有那么《颐和园》。
2006年的夏天,我小学毕业。
那年的年底,我从音像店买了一盘盗版DVD碟片,这张碟里,有10部当年上映的电影,其中有冯小刚的<投名状»,有后来成为禁片的《苹果》,《色戒》,当然,也有那么《颐和园》。
问题描述:
Given an unsorted array of integers, find the length of 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
For example,
Given [10, 9, 2, 5, 3, 7, 101, 18],
The 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 is [2, 3, 7, 101], therefore the length is 4. Note that there may be more than one LIS combination, it is only necessary for you to return the length.
Your algorithm should run in O(n2) complexity.
Follow up: Could you improve it to O(n log n) time complexity?
我们的第一次相见应该是在刚刚组建了我们这个班级之后的某一个晚上,全班同学到齐开过一次会,散会之后,我一个人走出教学楼,正准备离开之时,听到陌生的声音叫着我的名字,我回头望去,却见到了身后站着两人。其中一人微笑着向我打招呼,问我:「你是xxx吧!」,我说是啊。聊了几句才知道,我们原来是一个班的,只是因为刚分班不久还不认识。这两位都是甘肃人,也算是老乡了。之所以会认得我,是因为上一次开大会的时候,我主动站起来向某位老师提问题。不过这次,也只是简单地寒暄了几句,甚至都没有一起走回宿舍。
这件事情,还恍如昨日一般。以至于,在某次聚会当中,我向Y同学又将这件事复述了一遍。说,我们的友谊是他牵的头,从此开始的。当时在场的还有他那位甘肃老乡,这个时候,半开玩笑地跟我讲,「如果那个时候,是我主动叫了你,该有多好」。没有如果。
下午打篮球很有意思,十几个人从四点半就开始打,分成了四拨,最初我和T君、Y君分到一队,规则十分简单,就是先打到五个球的队伍获胜,败者下场,换另外的队伍和胜者来对打。这在野球场上的是非常普遍的规则,也就不多说了。
我和T君都并不强,我们输了几局之后,T君自己主动说,这样没办法打了,重新分人吧!言外之意,自然是我们并不如人了。其他人却并没有理他。
毕业答辩终于是在6月8日结束了,很想聊聊从开始做毕业设计到最终毕业答辩完成的这个过程。
我们整个班级二十七个人全部由班主任葛老师带毕业设计,早在今年的一月中旬,他就已经要求我们开始选题了,选题是自由选题,并不是给你一张纸,从这张纸上有限的题目中选择一个。他的选题要求是结合在企业的实习经历来做毕业设计,这个时候,我已经来到了第二家实习单位,但也还并不熟悉这家公司,因此在选题的时候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但所幸方向还是有的,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注塑机械手,因此我的选题自然要与之结合,就选了一个《基于PLC的三轴注塑机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很快老师就直接在班级的微信群里面回复我
你的毕业设计题目你的PLC是哪个公司的?能进行三轴控制吗?是专用的运动控制器吗还是专用的控制模块。
我应该是直到大一的时候,学校里面开设C语言课程才正式接触编程的 。印象之中,高中的时候,也曾经被数学老师启蒙,有点对编程感兴趣,当时有些题目还仿照着编程的设计出,那时候这种题又往往是算作创新题的,倒也不难,因此还曾经以为所谓的编程不过如此。后来上了大学接触地多了,知道这虚拟的网络世界都是由代码构成,便再也不敢小瞧编程了。